
湖南智心心理科教设备有限公司
联系人:谭爱珍
手机:15377315425
E-mail:281630927@qq.com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金海路197号
为什么你总是把最坏的情绪留给最爱的人?
发布时间:2022-04-09 17:54:12 人气:173 来源:本站
我们为什么经常对陌生人客气,
而对亲近的人发脾气?
为什么总能容忍外人的一切,
而对亲近的人无比苛责?
最近,热议话题#为什么对越亲密的人脾气越差#引发了人们的关注。
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:我跟外人相处都好好的,但在家人或恋人面前,却常常缺乏耐心,容易挑刺、发脾气,搞得外人好像才是亲人,而亲人反而变成了“仇人”。
看到“仇人”受到伤害后又很自责,自责自己那天为什么要吵架?为什么要发脾气?
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吗?
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?
▪1 你相信你在亲密关系中足够安全
《高情商沟通法则》中提到:在个人的潜意识里,亲人是最安全的,所以会让我们发生退行现象。
退行,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,指当个体在遇到挫折时,会放弃已经习惯的成人方式,而退化到用小孩子的方式去应对这些挫折和压力。
当我们与陌生人打交道时,我们会以成年人的姿态来应对问题,这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。
所以作为成年人,我们会很在意“体面”,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,因为我们不确定这样的环境是否安全。
但面对亲人或恋人时,我们会有一种幻想:我是足够安全的,所以我不用伪装,我可以“任性”。
遇到挫折可以“作”,可以“闹”,而且在这种舒适圈中,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对方会无条件包容自己,肆无忌惮地发泄负面情绪,也觉得ta们不会因此离开自己,伤害自己。
正如心理学教授Deborah South Richardson在进行了近30年的调查后发现:
人们特别容易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言语直接攻击,或进行冷战、排斥等其他非直接攻击行为,以此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。而这种攻击行为往往是情绪失控或者自我意识混淆造成的。
实际上,正是因为与亲人的关系密切,能“允许”我们变成“小孩”,“包容”我们的一切坏情绪,我们才更应该懂得克制自己的脾气。
周国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: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,但克服本能,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,则是一种教养。
▪2 越是你爱的人,你越在乎他们的反应
Johnson等人在2001年曾提出“依恋伤害”的概念。
是指在一段亲密关系中,当一方有危险、受伤或感到痛苦、委屈时,会期待另一半给到自己安慰和关怀,但可能对方并没有感受这种期待,甚至与这种期待背道而驰,这时,就会造成依恋伤害。
越是你爱的人,你就越是期待他们能对你作出反应,他们做不出反应或者不是你想要的反应,你就会感觉很生气,觉得TA不理解你。
在电视剧《三十而已》中,有一幕非常揪心。钟晓芹因为三十岁生日这天打不通丈夫电话,一个人淋雨回家。回到家后对丈夫进行发愤地宣泄和埋怨,又因为丈夫给出的是气愤和冷漠的回应,最终导致两人婚姻破裂。
其实,在当时的情境下,钟晓芹非常渴望得到丈夫的安慰和关心,可脱口而出的宣泄并不能向丈夫表达出“我需要你的安慰”这种信号。
而丈夫的气愤和冷漠回应,更让钟晓芹灰了心,结果这样的伤害让双方越来越疏远。
很多时候,我们往往大大高估了亲近的人对我们的了解。
有的人会觉得,如果TA真了解我,就不会让我开口表达我的需要。如果要我把需求说得很明白,就好像是我在索要,没意义了。
无数的心理实验告诉我们:人和人的交流就像黑箱操作,你以为你表达了70%,其实对方只能了解40%,剩下30%都是噪声。
也就是说,很多情况下,你的父母、恋人并不知道你感受到了什么,也就无法作出你期待的回应。
而你又觉得自己的期待没有得到回应,失落感绕在心头,各种“闹”情绪,导致关系变坏。
所以在亲密关系中,你必须十分明确地表达出你的意思,别人才能get到你想说什么——亲近的人也不例外。
▪3 关系越亲近,越容易缺失边界感
在亲密关系中,缺乏边界感,对于双方来说是一场灾难。
边界感缺失意味着跨越了彼此之间应有的界限,失去了应该有的分寸。
我们跟陌生人之间反而有种天然的边界感,这种天然的边界感会保护彼此。
但在亲人或恋人面前,因为距离太近,不好把握分寸,我们往往忽视了边界感。
父母可能认为你作为他们的孩子,一切事情他们都要了解;你们是夫妻,你作为TA的另一半,可能会认为,既然在一起了,TA的一切你都想要了解......
往往这样,会让另一方感觉到自己没有被充分的尊重、信任,从而发脾气。
邦达列夫曾说:“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,都源于缺乏边界感。”
边界感,说到底就是尊重。保持边界感不是说不能靠近、不能分享,而是在尝试靠近的同时,需要尊重别人说“不”的权利。
明确清楚自己能接受和不能接受的事情,学会区分关心和控制,保留自己的空间,也给别人空间。
而且除了要意识到“自己不能轻易被别人侵犯”外,还需要意识到“自己也不能轻易侵犯别人”。
对最亲近的人也是如此,有了边界感才能更好地维系感情。
生活中,我们无法避免和亲人或恋人发生争吵,但发脾气不应该成为“常态”,争吵也不是要“分个输赢”。学会有效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,反而能增进双方的理解。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爱,你们的关系会更加和谐,生活才会更加幸福
文章来自于心予心心理公众号,如有侵犯著作权,请及时联系本站负责人,及时删除,谢谢!!
相关产品
相关新闻
- 胡鑫宇被确认自杀5天后,这个高三女孩遗体被发现,录音让人痛心 2023-02-10
-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,就是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 2023-01-05
- 宁愿负债也要'买.买.买’ 2022-12-27
- 成年人顶级的自律:读书,存钱,运动 2022-12-26
- 不得不知的人物类心理沙盘沙具的象征意义 2022-12-22
- 心理沙盘游戏在家庭中使用的思考 2022-12-21
- 过家家的心理疗愈——沙盘游戏 2022-12-16
- 沙盘疗法:沙盘游戏的起源和发展 2022-11-21
- 哪几种心理设备是学校心理咨询室常用的? 2022-11-12
- 快乐沙盘、创意无限——AR心理沙盘疗法 2022-11-10